发布时间:2025-06-27 11:07:53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说起智能化设备改造成效,尊龙凯时新制剂分厂201 车间主任尹华杰的脸上满是自豪。他指着一台高速灯检机说:“我喜欢智能化设备改造。这不,我改造完成的高速灯检机‘上岗’后,用AI视觉检测系统替代了传统人工灯检,节约了人工,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人工灯检合格率低的难题”
尹华杰爱琢磨,喜创新,扎根生产一线13年来,不仅善于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而且喜欢智能化改造,凭借着一股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韧劲,他主导完成了20余项技术改造,包括优化冻干程序年节约成本10万元、改造贴标机实现滴眼剂自动化生产等,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冀中能源集团“十大杰出青年”,被同事们誉为不服输的“智造者”。
2019年8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迎来一致性评价关键时期,传统冻干工艺40多小时的生产周期和高能耗成为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瓶颈。
车间的老师傅于铁龙善意提醒他说:“冻干工艺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这个局不破,我们会失去整个集采市场!”尹华杰坚定地说。
于是,他牵头组建了技术攻坚小组。他带领队员们检修的时候,在接近30摄氏度的生产车间里一待就是大半天,汗水浸透衣衫也浑然不觉。他们对冻干机进行全方位性能“体检”,锁定干燥阶段温度曲线这一核心工艺参数,并对其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监测分析。最终,通过精准控制干燥阶段的升华时间,将生产周期缩短至20个小时以内,效率提升近60%,能耗成本降低50%。“该工艺革新在第七批国家集采中释放出巨大效能,产品一举中标,产量持续提升,扭转了车间生产的被动局面。”尹华杰如是说。
遇到难题,尹华杰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2020年,为打开更广阔市场,车间计划激活品种 注射用磷霉素钠,实现多规格装量改造,但需要投入240余万元。尹华杰得知情况后,心想:要是能对设备改造,通过较低成本来满足需要就好了。为此,尹华杰带领设备主管秦文明等技术骨干通过多次调研,大胆提出了“通过更换螺杆和调整转速来实现不同规格的装量”的建议。
然而,改造之路困难重重。“信号接入是最大的难题。”秦文明回忆道,“厂家不能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只有每天趴在设备上观察走瓶机的运动规律。”尹华杰说,经过两周的认真观察,他发现,静音星轮扇形块转动与瓶子启停同步,便瞬间有了灵感:在静音星轮扇形块处装上传感器,采集信号接入螺杆系统,让设备具有了灵活切换多规格装量的能力。说干就干。尹华杰报计划购买了传感器,仅花了几百元就成功完成了设备改造,为企业节约设备购置费用200余万元。
集采中标对企业而言,仅是获得一张入门券。尹华杰深知,要想全面跑赢市场,啃下这块硬骨头,人才和设备得一起“跑起来”。近年来,尹华杰先后完成了全自动装箱机、高速贴标机等智能化设备的引进。
尹华杰的小改小革还有很多。在设备管理方面,他带领团队改进灌装机分液器结构,使无菌保障水平提升;优化装盒机设计,将碎瓶率降低。在产线拓展上,他主导完成最终灭菌生产线改造为B6注射液等产品投产提供了保障;新增吹灌封滴眼剂生产线,完成硝酸毛果芸香碱眼用凝胶工艺验证及 GMP 符合性检查。同时,他坚持每年开展15个以上“增节降”项目,累计年效益超300万元。其首创的冻干箱清洁周期延长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25%,正在推进的双箱生产模式预计可实现年增产冻干产品80万支,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到2025年,智能化改造后,让201车间在集采浪潮中实现了人工成本降低和产能跃升的双突破。”201车间主任尹华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