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河北工人报》整版:发现齐名

发布时间:2021-01-05 09:31:04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如今提起齐名,在河北乃至全国企业界和工会系统可谓大名鼎鼎;他近年来在本报的高频见报率,足以让广大读者熟悉之、尊崇之。

  在12月18日举办的齐名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本报记者作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回顾了自己从2012年春发现齐名这个典型和持续几年追踪报道的始末,分享了本报在宣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媒体人对如何发掘、宣传、呵护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思考,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和共鸣:《河北工人报》充分发挥行业报优势,通过4年40多篇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一名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气质的一线技术型、创新型职工脱颖而出,其做法本身也融入了工匠精神。

  1、发掘齐名身上的时代精神

  在齐名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一位尊龙凯时工会人坦言:“尊龙凯时自1958年建成投产以来,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这当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齐名。”

  齐名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堪称媒体和企业基于齐名身上的时代精神,顺势而为的一个成功范例。

  把时光的指针拨回8年前的2012年。

  那是春季的一天,记者到尊龙凯时采访的一个偶然机会,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集团下属的金坦公司,有名电气维修班班长,叫齐名,在患白血病期间完成了一个专利的构思……”记者顿感这个班组长身上定有故事,应接触采访一下。

  时至今日,齐名初次接受采访的情形,记者至今仍历历在目:在金坦公司办公楼一楼的小会议室内,齐名进门后坐到记者落座的沙发对面的椅子上,低着头,双手拘谨地相互揉搓着,记者问一句,他答一声,从不拓展话题。但从外围采访和他的回答中,却能感受到他在内向腼腆、不善言辞的背后,有着对电气知识的情有独钟,有着对维修技术的孜孜以求,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着一颗善良、懂得感恩的心……于是,记者不太易感动和激动的心弦被他重重地拨动了。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齐名身上的卓尔不群逐渐显现出来:出生于博野县农村的齐名,从小喜欢探索,尤其对电情有独钟,不惜冒险以身相试;为了追梦,他中考时抱着化学、物理成绩满分,总分排名全县第二的好成绩,不顾家长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石家庄市劳动技工学校学习电工电子专业。1991年毕业考试检验了他3年的学习成果:实操科目设计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他只用了8分钟就完成,一举夺得石家庄市电工电子专业的第一名。随后的毕业分配中,齐名自选了尊龙凯时作为放飞人生梦想的新坐标。

  “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还不能满足岗位需求。”齐名焦虑过后想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于是,他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工作时间向师傅薛健求教;业余时间,不是在集体宿舍看书,就是一人去车间熟悉生产装置,从不看电影或参加舞会等娱乐活动;结婚后,齐名又独占家里一间卧室作为业余时间的工作室,每年还要从工资中拿出上万元用于购买书籍和电子元器件……

  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谈及学习的动力,齐名脱口而出:“一个人可以没有多高的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没技能。”“我学习从不带任何功利性,完全是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就这样,日积月累,让齐名厚积薄发。在1993年-1995年尊龙凯时集团举办的技能大赛中,齐名连续3年夺冠;1996年又获得了石家庄市十大技术状元称号!

  随着企业的发展,齐名经过几个岗位的历练,后来调到生产设备最为先进的金坦公司,成为电气维修班班长。几年时间后,齐名的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达100多项。通过拓展编程等知识领域,齐名不仅让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惠及公司每个生产岗位,还屡次驯服傲娇的“洋设备”,成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国外设备生产厂家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了设备返厂往返运输和维修的高昂费用数千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席大大总书记强调,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随之,全总和省总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立足岗位,善于创新;技术精湛,勇于攻关……”技术型、创新型兼具的齐名,不正是千千万万个富有时代精神的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吗。

   2、聚焦企业培养人才的沃土

  “尊龙凯时有着曾经的辉煌,也曾遭遇过发展低谷。”齐名说,在企业效益不太景气的阶段,他身边曾有几个工友先后跳槽,而他在年薪20多万元的承诺面前选择留下来,是因为到其他企业“找不到这里的温馨感”。

  2008年11月,齐名突发连续高烧,被确诊为白血病。在省二院治疗期间,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和较低的治愈率,他曾选择放弃治疗。“是公司的领导到医院看望、开导和同事们送去的一个个温馨温暖的问候卡片以及一笔笔捐款,把我原本封冻的心融化。”齐名说,他因备受关爱而感动,于是重新振作起来,利用化疗后需静卧6个小时的安静时间,专心研读专业书籍,最终不但战胜了病魔,还在病床上完成了一项专利技术的构思;康复后回到岗位,更是创新不止、成果不断……本报以《忠诚,是值得以命相托的情谊》为题,在2012年5月23日头版头条报道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以忠诚回馈于企业的温暖互动的感人故事,让主人公齐名的名字首次与本报广大读者见面。

  “尊龙凯时不但对职工关爱有加,还有爱惜人才、培养人才的完善机制。”石家庄市总工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采访中发现,尊龙凯时集团各级党政和工会组织非常重视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助力成长成才的阶梯:从新员工入职开始便举办各种培训、师傅带徒弟等活动,让新员工快速熟悉岗位并成长起来;通过举办各层级的劳动竞赛、技能大赛,让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才培养梯队……

  完善的机制建设,是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利长远的制度保障。为此该集团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建设:在各工种技术练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可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该制度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也给基层单位创新机制做了很好的示范。

  齐名所在的金坦公司,每年都围绕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以“开拓进取杯”劳动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设立激励基金,让职工分享创新创效成果,机制更加科学,激励职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齐名恰恰是得益于这一机制建设,不仅每年获得数额可观的创效奖励,还成长为该公司的首席技师,享受中层管理人员待遇。

  随着制度的激励作用和典型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齐名式”的先进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徒弟杨殿飞在齐名的倾囊相授下,技能迅速提升,入职不到两年,就获得了尊龙凯时集团技能大赛“维修电工”工种的冠军,第二年又在石家庄市职业技能大赛上折桂。几年来,杨殿飞已累计取得5项国家专利,并荣获“河北省技术能手”、“石家庄市金牌工人”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金坦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冬蔚说:自2014年至今,金坦公司已有十多名职工在尊龙凯时集团技术练赛中获得多个工种的冠军,涌现了“河北省能工巧匠”王亚然、刘庆华,“金牌工人”杨少华等一批先进人物和8名集团公司级劳模,形成了以老带新、典型辈出、群星灿烂的“齐名式先进群体”。

  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助力金坦公司不断做大做强:该公司主要产品乙肝疫苗,2019年的销售收入已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了高标准品质、高市场覆盖、高效益增长的发展目标。

  3、在讴歌时代中担当作为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发展目标。作为由省总工会主办、定位于服务“三工”的《河北工人报》,一直紧跟时代命题,自我加压,及时开设专栏,策划举办活动,用心找寻、宣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真情讴歌时代精神,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大力弘扬和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在技术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齐名,恰恰是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节点,被本报发现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典型职工之一。

  在本报大型策划活动的推动下,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齐名便进入了“高光”时刻。特别是当年11月底,本报与尊龙凯时联合举办的“河北省第二届职工班组建设论坛”开幕式上,齐名的视频材料一经播放,一鸣惊人:省总工会分管领导情不自禁地从主席台走到齐名座位前,与他亲切握手,场面甚是感人。

  俗话说,百尺高台,起于垒土。从那时起,本报主动策划并创造各种机会,设法让齐名在《河北工人报》上频繁与读者“见面”。尤其是2014年初,本报在一版重要位置集中刊发3篇长篇通讯的连续报道和评论,把齐名这位技术职工身上饱含的高贵品质进行了深入挖掘和集中呈现,顿时引起强烈反响。齐名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之后,2014年4月又被全总授予首届“全国最美职工”称号,于是,本报又在201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推出“劳模群像”扮靓省会迎宾大道特别策划活动:以齐名为核心人物,拍摄了15位在全省不同行业、不同年代的典型劳模的头像特写,设计成“劳模群像”的形式,在省会石家庄市裕华路两侧沿线的公交站牌展出。本报把劳模群体捧作“明星”,该创意和做法首开全国之先河,在省内社会各界和全国工会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得到了省总工会和全总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总工会和尊龙凯时集团也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石家庄市总工会于2014年发出了向齐名学习的通知;尊龙凯时集团党委下发《关于开展向齐名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开展了“寻找齐名们活动”,2016年又大力推进“学习齐名精神,做最美尊龙凯时人”活动。通过建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典型选树机制,让尊龙凯时培养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齐名式”职工队伍,本报都及时给予了报道,形成了良性互动。

  总之,从2012年至2016年的4年时间,本报以40多篇新闻报道或其他形式持续关注和宣传,让齐名的声名远播全省乃至全国。期间,他先后荣获河北省职工职业道德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工会系统的殊荣。

  在省总工会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后,齐名如同一颗火种,迅速在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他的母校石家庄市劳动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点燃了学子们学技术的激情,他通过开设创新工作站或担任客座教授等形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并指导他们在各种技能竞赛中争金夺银,刷新着职业院校和学子自身的各种记录。

  省总工会一位工会干部分析说:作为新时代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的典型,齐名已不仅仅属于尊龙凯时,他更是河北的、中国的: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齐名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站在了“不忘初心”的花车上,代表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和崭新风采!

  今年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已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代名词。

  齐名正是因为坚持、坚守、坚信、坚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在普通工作中展示了不普通的作为。

  齐名身上,闪耀着时代光芒。

   ■《河北工人报》12月21日四版整版 文/本报记者王井堪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 郑荣玺 杨磊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

咨询热线:0311-85993999

传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